中學科技創新實驗室配套方案創新活動室
                                        
                                            
				  
	 
	
	
	實驗室建設思路 
	實驗室是中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世紀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基地。我國2001年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啟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本次課改的一個明顯特點是首次明確強調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目標。近年來,對學生科技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已越來越引起學校校的重視,利用科技創新實驗室重點培養學生的“三能,三創”(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造潛力),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的學習和研究。在此背景下,傳統實驗室已經不能滿足新的課程標準下的實驗教學的需要。因此建設科技創新實驗室,已經成為開展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探究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配套設施??萍紕撔聦嶒炇沂桥囵B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學生實踐創新成果的重要窗口,為學生鍛煉實踐創新能力提供了基本保障。 
編號	名稱
01	地球結構探秘
02	音量比賽
03	磁力轉盤
04	無規則擺錘
05	拍出音階
06	鐵花
07	飛輪蓄能
08	光的反射
09	磁椅
10	爸爸的鼻子
11	菲涅爾透鏡
12	菲涅爾透鏡
13	磁性液體
14	齒輪傳動
15	彩色的影子
16	磁懸浮
17	電視機與磁力
18	釘床
19	電影的原理
20	大稱
21	動物叫聲
22	電磁加速器
23	電磁秋千
24	電磁筋斗
25	地震臺
26	電磁乒乓
27	地球構造
28	電風轉筒
29	大視野立體圖
30	多像鏡
31	動量守恒
32	典型齒輪傳動
33	典型機構
34	動物的眼睛(魚)
35	動物的眼睛(昆蟲)
36	翻轉鏡像
37	菲涅爾透鏡
38	發電錨
39	仿真雷電
40	復合擺
41	風力發電
42	付柯沙擺
43	梵天之塔
44	方車輪
45	分形藝術
46	風力表演
47	法拉第籠
48	風速演示
49	風洞升力
50	方程花
51	防彈玻璃
52	防彈衣
53	反應能力測定
54	浮動環
55	反射拋物線
56	拱橋
57	滾環
58	光導
59	龜兔賽跑
60	滾出直線
61	滾直線的小球
62	光學轉盤
63	慣性擺車
64	光纖傳聲
65	光柱
66	慣性擺波(橫波)
67	光學隧道
68	概率演示
69	光的分解
70	不可思議的三角形
71	會飛的碗
72	太陽能發電
73	看誰跑得快
74	像素點
75	花朵綻放
76	一窗兩景
77	平衡測試
78	懸浮環
79	奇妙的樂器
80	光壓風車
81	畫圖形
82	合成色彩
83	混色板
84	混沌擺
85	喊泉
86	輝光球
87	含羞球○188	無形的力(弧形)
89	無弦琴
90	無底洞
91	歪手投籃
92	萬花筒
93	握力
94	懸浮球
95	漩渦
96	戲水鴨
97	旋轉秋千
98	相對運動
99	形影不離
100	運動總動員
102	音頻小屋
103	隱身術
104	圓盤的慣性
105	眼的余光
106	運動中的骨骼
107	雅各布天梯
108	魚洗
109	液體中的氣泡
110	緣分臺
111	顏色差
112	熒光棒
113	眼睛盲點
114	液壓千斤頂
115	越快越好
116	一筆畫
117	運動中的感覺
118	液壓傳動
119	自己拉自己(多人)
120	自己拉自己(單人)
121	正交十字磨
122	錐形上滾
123	撞球
124	自立的球
125	最速降線(雙軌)
126	自然數平方規律
127	站不齊
128	粘不離閑
129	重錘
130	轉椅
131	柱波
132	轉盤
133	安培力轉盤
134	伯努力吸盤
135	拔河
136	比臂力
137	變形窗
138	變形棍
139	波的產生(縱波擺)
140	波形演示(機械演示)
141	比大小
142	本納姆圓
143	變色龍
144	不許動
145	棒打鴛鴦
146	波浪發電
147	伯努力懸浮
148	不可思議的三角形
149	布朗運動
150	錯覺畫
南京師范大學課程資源研究所
郵政編碼:210009?
地  址:南京市寧海路122號南京師范大學信息技術樓 ?
公司電話:025-83204284,?83302681, 83301983?
公司傳真:025-83302681轉8028?
手  機:13405879778
聯 系 人:王老師?
網  址:http://www.kczyyjs.com
電子郵件:wangkefang@163.com
QQ號碼:2269329198
	
				  
                
                                        
                                        
                                            南京師范大學課程資源研究所
                                            2021-08-23